石门县第一中学是一所位于武陵山片区的省级示范性高中,现有学生3633名,教职工326名。近10年,学校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,共有106名学生进入国内顶尖学府学习。学校的主要做法是:
一、突出“三个引领”,把稳高质量发展“方向盘”。一是党建为魂,引领学校发展。大力实施支部建一座堡垒、党员树一面旗帜、教师做一支红烛、学生育一颗丹心的“四个一”党建工程,推动学校治理现代化。二是行政垂范,引领价值导向。学校行政个个一线兼课、勇挑重担。三是德育为先,引领五育融合。建立健全“课程范德、文化养德、自主习德、全力育德”德育模式。
二、健全“三大机制”,筑牢高质量发展“基础柱”。一是健全完善激励机制。树立“尊重员工个性、倚重员工德才、注重员工发展”的“三重”观念,建立重实绩的激励机制,实行按岗、按任务、按业绩定酬。二是健全师资提升机制。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,大力推行教师“三渡”发展机制,以“六好标准”推动“同事六比”。积极开展青年教师业务考试等活动,形成以老带新、薪火相传、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。全校共有正高级教师8人、特级教师2人,市级首席名师2人,市级工作坊坊主2人,市县学科带头人、骨干教师23人。三是健全公平竞争机制。坚持年级平行分班,不设重点班、实验班,确保所有学生均衡享受优质教育资源。坚持均衡配备师资,把敬业爱岗、教学效果“长盛不衰”的“头雁”教师均衡分配。
三、强化“三主策略”,提升高质量发展“新引擎”。一是抓住课堂“主阵地”策略。树立“课比天大”理念,围绕“上好每一节课”目标,稳步推进常态课优质化工程,切实把学科教学转变为学科教育,打造以学生为中心、学习为主线、活动为载体的核心素养课堂。不拼时间,不搞“题海”,引导教师从育分转向育人,学生从解题转向解决问题。二是抓实教研“主攻手”策略。坚持“将论文写在讲台上,把课题做在育人中”的教研理念,健全学校、学科、年级“三级”教研体系,坚持“问题即课题、教学即研究、教师即研究者”的教研意识,落实“人人周周研讨”教研制度。坚持把学生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,按照“面向全体、正视差异、因材施教、整体育人”的原则,创新开展转化后进生、推动中等生、提升尖子生“三大工程”,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,让每个学生都发光。
责编:刘丹 编辑:彭娇
来源:石门县第一中学